我總覺得在朗誦方面,還是要把問題說全說透。
第一篇,我談朗誦的藝術的生命是真實。
第二篇,我談朗誦的藝術的靈魂是意境。
這篇,我談:朗誦的方法在于心口相應。
我有這樣的觀點:人什么都是學會的,人只要有心,什么都可以學會。朗誦也如是。
愛好朗誦這么長時間了,也大大小小的的參加了許多演出活動,讓我用一句話說什么是朗誦?我就會說:朗誦就是說話的藝術。
有人可能說,誰還不會說話呢?是的,我不反對您的說法,可我和您開玩笑說,還就是有人不會說話,你肯定信。
話說好了,也不容易,也要學習,也要下功夫練。
誰都有過在大場合說話的時候,緊張的很,這就是缺乏鍛煉。就是在大場合,先不要說說話,就是站在臺上不緊張,做到了你就了不起。人什么都需要鍛煉,說話也要講究方式方法。要先把想說的話想清楚了,在心里講一遍。
說話一個呢,要說精彩。出彩很不易做到!芭、啪、啪,老槐樹上吊著一個人!薄斑@是長篇小說《平原游擊隊》的開篇,寫的很精彩?梢言捳f精彩,吸引大家,你說難不難。曾經聽說,招收演員時,考吸引大家的題,一個考生把水杯摔了。他得了滿分。
我記著上物理課時,物理老師先在課堂桌椅間灑水。同學們都怕把水撒在自己身上。
他給我們上物理課,說的第一句話就是:”不就弄身上點水嗎!
這話和當時的情景,我始終記著。我也不知道,他講的話是有道理呢,還是這個場面有意思呢,兩者都有,是特殊的記憶了,很難忘,場想起。
其實,如果你有心,你會記著上學時學過的演講詞,那是起句如鞭炮驟響,令人驚詫。有一位老師演講完,就被特務暗殺了,留下蕩氣回腸的演講篇
我想說什么呢,把開場的話講精彩,是要下功夫用心思的。當然,整篇也要講好啊,但萬事開頭難。
如果不能做到精彩,怎么辦?就要羅列出一二三四五了。我遇到一位領導開會講話,幾乎就是他的風格:“我說倆事”、“我說仨事”、“說個事”。
你別小看他這個,這是思想后的成果,他講的清楚明白簡潔,大家只有落實就是了。
不然的話,你就講不精彩,說不清楚,說的前言不搭后語了。思想不清楚的緣故。沒下功夫,或下功夫不夠。
說話都不易,更何況說話藝術朗誦了。
我在練習朗誦時,找自己喜歡看讀詩文練習。練什么呢?我當時以為練熟熟讀,爛熟于心。這方法笨,可見效,就是讀一遍有一遍的效果。
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,這不就是質量互變規律嗎?
你的體會也許就在這一次次熟讀練習之中,注意練一遍總結一遍,在一步步的進步。
我覺得,我的朗誦進步,在最初的時候表現為:上臺不緊張了。老師問我,為什么不緊張了?我說,我會背了,不會忘詞的。我的信心來自準備好了。
后來,隨著學習鍛煉的深入,我覺得只上臺完成朗誦任務是不夠的,要讓大家喜歡聽。老師說,人家為什么喜歡呢?我琢磨,我練習,我體會,我似乎明白要有技巧。我又回到了基調、重音、拖腔、停頓,這方面上下功夫了。老師說,技巧從哪里來?從書上來,書上從哪里來啊,從實踐中來。書是前人經驗的總結啊。光有技巧的朗誦是滑稽的,蒼白的,就如同人們笑話的那樣:“”大海!你怎么這么大!“
于是,我又回到生活來了,從真實體會,力求真情實感。從選擇作品,理解作品,背誦作品,實戰演練、到正式演出。我成功了,得到老師同學們的認可了。
但是,學無止境,在接受一次市級演出活動后,我準備了作品,自己創作的詩歌。
我后來認為,老師說的是對的,如果你能創作好多作品,你就讀自己的,如果沒有呢,你就讀你最喜歡的。
我向老師討教為什么?老師說,你最能體會自己的真情實感了,對嗎?我頓開茅塞。
我在節目準備期間,首先追求了真實,自己的作品自己確實體會到位。
我在表演時,有了全過程的體驗:我把客廳當現場,從左側上場,我忽然覺得,我不知道怎么上場好了,于是,一遍遍體會,看人家的,找適合自己的。我找到了,就是面向觀眾微笑上場這樣的感覺。
愛人報幕,我開始表演,手放什么地方,手勢做不做,怎么做?表情怎樣?和音樂的合拍?表演之后的靜默?下場怎么走哇。我遇到一系列問題,都一一研究好。
我在實戰演練時,把所研究的問題都化解后,呈現給了老師,他鼓掌了,表示滿意。
我對老師說:思想感情和表演技巧缺一不可啊。
老師表揚了我,對,思想感情和技巧的結合才是藝術。但是注意:技巧來自經驗,要用的恰如其分,要知道技巧是為思想感情服務的。
我又一次進步,成功的完成了演出任務。
我在準備講課提綱時,聯系總結自己一步步的進步,想講:“朗誦其實就是說話的藝術!
這個問題引起我的深思,回到了本文開始提到的問題上來了。
我帶著問題注意觀察和思考,沒事就琢磨,就默誦,就體會。
”咱兩個在學!奥牭皆 冻枩稀愤x段,我想,這不就是把話從說出來改成唱了嗎。
郭蘭英老師接受主持人采訪:她說,唱歌就是講故事。
還有一位軍旅歌唱家說:唱歌就是朗誦。
有的更直截了當:是感情拖著聲音呢,以情帶聲嗎。
藝術是相通的,我學朗誦也學唱歌,我的結論是,要把兩種、多種藝術手法融合起來綜合運用于朗誦才好。
從愛好、練習、鉆研,我用哲學的觀點看問題:就是事物要回到原點,朗誦的原點就是從說話開始嗎?
我自己體會要發言時,先想好提綱,然后才說。
我還發現,真的講的時候,一切自然發揮,有現場激勵感,講的會更自如。
這不就是朗誦作品的準備過程嗎,準備什么,準備講真話,講真情實感,講的讓人家愛聽。
我理解了:朗誦就是說話藝術的道理了。
誰都會說話,但要說的好聽,感動人,講究方式方法,要有準備和演練,要思想感情與技巧有機結合。
我無意間,看到了“文與可與筼筜谷竹”一文,這不就是文與可總結的胸有成竹嗎?人家把這個方法告訴了蘇軾,他明白道理但心手不相應。
我忽然聯想了:我們要學習掌握朗誦方法,就是要做到心口相應!
老師說:你也是拳不離手,曲不離口啊。你悟到了!
我說:人外有人、山外有山,學無止境,勇攀高峰!
本網所有發布的劇本均為本站或編劇會員原創作品,依法受法律保護,未經本網或編劇作者本人同意,嚴禁以任何形式轉載或者改編,一但發現必追究法律責任。 原創劇本網(www.furnituremerchandiseoutlet.com)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。 備案號粵ICP備14022528號 法律顧問:廣東律師事務所 最好看的最新中文字幕7_教练等不及在车里就来开始了_日韩精品一级毛片免费_野花视频在线观看最新免费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