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:這天真熱?
乙:是。
甲:你是不是中暑了?
乙:沒。
甲:我們干嘛來了?
乙:學說話來了。
甲:是不是熱糊涂了?
乙:你才中暑、你才熱糊涂了呢!
甲:不是,沒中暑?沒熱糊涂?你學說話?
乙:還不是你說的?
甲:我說什么了?
乙:你說,老師說了,朗誦就是說話嗎?
甲:是我聽老師說的。
乙:你還攛掇我和你一起上朗誦班。
甲:是,我們一起學習朗誦啊。
乙:那我說學說話來了錯了嗎?
甲:好家伙,說了半天在這等我呢。我還以為中暑、熱糊涂了呢?
乙:啊——,都退休了,還學說話,說出來都讓人笑話不是。
甲:嘿嘿,嘿——,你這話可是錯的,什么退休了還學說話啊,你會說話嗎?
乙:我是啞巴啊,誰不會說話?
甲:你會說話?
乙:我說的溜著呢。
甲:你說說,我聽聽。
乙:我不是和你說呢。
甲:就這個,也叫說話?
乙:不是說話是聊天?
乙:上朗誦學習班啊。
甲:老師怎么說的?
乙:老師說,朗誦就是說話。
甲:還是的,你朗誦什么?
乙:我把這個茬忘了。
甲:什么學生啊。
乙:老學生,比大學生還大呢。
甲:你上過大學?
乙:不是吹牛,本人是一本大學畢業的呢。
甲:那你給大家說一個——話,讓我們聽聽。
乙:就朗誦昨天老師講的《再別康橋》吧。
甲:我們洗耳恭聽。
乙:輕輕的,我走了,正如我輕輕的來.......。你說,他走道怎么那么輕?
甲:你不會背了吧?你鸛人家走道輕不輕呢?
乙:好,不管,我說了:輕輕的,我走了,正如我輕輕的來.......。我朗誦的怎么樣?
甲:不怎么樣,還自我陶醉呢,你都沒讀進去。
乙:我不是還沒入門呢嗎。
甲:這道是句實話,什么都是學的,不下真功夫就學不會。你看你剛才一上臺,我學說話來了,老了老了還不會說話了。還說是老師說的。老師是這意思嗎。老師讓你體會說話與朗誦的關系,老師讓你把說話的方法用到朗誦中來,這就是說話來自生活,朗誦來自說話的道理,這就藝術是來自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。
乙:您學的不錯啊,您來朗誦《再別康橋》?
甲:老師說了:要朗誦好一篇作品,先要理解透徹。我問你?這首詩是怎么產生的。
乙:寫的。
甲:廢話!我還不知道寫的。誰寫的?
乙:徐志摩。
甲:什么時間寫的。
乙:1926年秋天。
甲:他寫什么呢?
乙:他寫的是:他曾經在英國劍橋大學學習四年時間,在那里收獲很大,而且,和老師,同學們相處也很好,回國工作后,他出差去了英國,在臨回國那天下午,他到自己曾經學習的大學,看看老師和老同學,可是,他沒有看到,心情更加失落,因為,當時,徐志摩婚姻和事業都不順利。就是懷著這樣的心境,他乘船返回駐地,如何坐輪船回國,在甲板上,寫下了這首詩。
甲:你不是都知道嗎?
乙:你以為呢,我在學習學習就學過這首詩,可是,我就是朗誦不出來啊。
甲:說了半天,還是不會說話吧。
乙:你說,老師讓我們朗誦,還了解詩人和詩歌創作背景干嘛?
甲:這么說吧,我讓你立馬哭,你能嗎?是不是得有個醞釀過程?
乙:這和讀詩有什么關系?
甲:一回事!你不了解詩人,你不了解詩人這么創作的這首詩,怎么可能讀好呢?人家詩歌開頭多有詩意啊——輕輕的,我走了。我要趕回去了。不是,徐志摩要趕回去了。他是帶著期待來會老師老同學,沒見到,多失落啊,這輕輕用的多準確啊。接著說:正如我輕輕的來,走和會都是這樣無聲無息,沒有預料的熱情和歡呼。你哭什么?
乙:我迷眼了。你這樣一說,我明白老師說的意思了,老師告訴我們:詩人也是人,也有人的情感,他懷著極大的期望去看母校,老師、同學,結果沒見到,多大的心里落差啊,摔的吧唧吧唧的,生疼。
甲:對,對對,就是這種情緒,保持住,開始朗誦——。
乙:輕輕的,我走了,正如我輕輕的來,去輕輕的招手,作別西天的云彩,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,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......。
甲:抱歉,我打斷一下。
乙: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,在康河的柔波里,我甘心做一條水草。
甲:我打斷一下啊。
乙:那榆蔭下的一潭,不是清泉是天上虹,揉碎在浮躁間,沉淀著彩虹似的夢。
甲:我打——
乙:我打你!我的情緒好不容易來了,你都給打斷了,接不上!
甲:脾氣還不?
乙:讓暴風雨來到更猛烈些吧!
甲:抱歉,我是為你好。
乙:你為我好?
甲:是啊。
乙:我讀在興頭上,你打斷我,還說為我好。
甲:我覺得,你當然要鼓勵,但是,還要精雕細刻。
乙:您說。
甲:你見過青荇嗎?
乙:我吃過,酸死了。
甲:我說聽的都到牙了呢。是青荇,不是青杏子。
乙:我還真不清楚。
甲:是吧,你不清楚怎么能說清楚呢。就是河里長的親綠色的毛茸茸的水草啊。
乙:奧,我知道了,就是毛茸茸的長在河底的水草啊。
甲:有印象了。
乙:有了,我能讀出意境來了。
甲:你太小看意境了?
乙:不就是腦子里的情景嗎?
甲:在腦子不假,可是,它是在徐志摩的腦子里,他體味生活,激情澎湃,慷慨激揚,寫成了詩歌。這寫進作品里的有情緒的景象才是意境呢,你的,充其量就是回想了。
乙:刮目相看。
甲:要不怎么叫老學生呢。我覺得,你還要在背誦時,用心用情去體會詩歌的意境,把它通過聲音描繪出來,如見其人,如臨其境,如聞起聲,這才是讀進去了,然后,你才能用你的朗誦作品去打動觀眾的心。
乙:您是老師的助教吧?
甲:我是老師的學生,只不過,和老師學的,還活學活用總結的心得體會。
乙:說的太好了,我一定好好學,還好練,您瞧好吧。
甲:輕輕的,你走了,正如你,輕輕帶來,我輕輕的招手,作別我的老同學了。
本網所有發布的劇本均為本站或編劇會員原創作品,依法受法律保護,未經本網或編劇作者本人同意,嚴禁以任何形式轉載或者改編,一但發現必追究法律責任。 原創劇本網(www.furnituremerchandiseoutlet.com)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。 備案號粵ICP備14022528號 法律顧問:廣東律師事務所 最好看的最新中文字幕7_教练等不及在车里就来开始了_日韩精品一级毛片免费_野花视频在线观看最新免费5